中国后生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 安俐 实习生 龚维)11月29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勾通,北京市委网信办、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主持,中国后生网经办的“江山永定 古韵新辉”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网络主题宣传步履在京举行。媒体代表、网络大V等实地探听了房山区云居寺等地,走进释教经书聚拢之地,近距离恍悟中中文化瑰宝的魔力。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距市中心70千米,由云居寺和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组成。庙宇始建于隋末,已有1400余年历史。庙宇坐西向东,环山面水,经由历代修葺,酿成了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南北两塔遥相站立的宏伟形制,占大地积7万平淡米。
云居寺文物处分处工会主席李超先容,房山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缔造的西南源泉,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遗址,是“源文化”的承载地。云居寺手脚房山“三大文化组团”缔造的紧要组成部分,领有以石经为代表的“三绝”和以古塔为代表的“四宝”,有“石经长城”“北京的敦煌”之称,是房山区文化地标之一,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一颗妍丽明珠。
云居寺现领有文物3万件套,其中,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续一千余年,所镌刻的1122 部、3572卷、14278块、3500多万字的石刻释教经书,创造出中华英才乃至东谈主类好意思丽史上的一大文化管事,被誉为“石经长城”。
走进云居寺,千年古塔静静站立,密檐式古塔老成古朴,覆钵式古塔典雅绚烂,楼阁式古塔小巧灵动。其中,辽代的北塔至极引东谈主精通,它精巧地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建筑神气会通起来,这种专有的造型缱绻在释教建筑中独树一帜。探听团成员们穿梭于古塔之间,深入了解每一座古塔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质与文化内涵。
云居寺现有古塔15座,其中唐塔数目占寰宇现有有铭文记录唐塔总量的三分之一。这里有22000余卷明代纸经,其中中华第一部藏汉合璧横排版大藏经和八十卷华严“舌血真经”纸经世所萧瑟。这里保存了雍正、乾隆主抓,800余名工匠,精工细刻,历时5年完成的《乾隆大藏经》木经7000余块。雕镂材料均是整块的上等梨木,木经摄取阳刻雕法,雕工精良,线条美丽、细如发丝,号称艺术绝品。每函经的第一本扉页有释迦说法图、万岁牌,最末一本尾页有护法的韦驮,以白描手法雕镂了尊容而又无邪的画面,代表了那时版画艺术的精致水平。云居寺通过多年科学的文物保护商榷,使得木经板历经300年也曾能竣工印刷。
历史上的云居寺,香火繁华、信众云集,亦然皇宫贵戚、僧侣知客、文东谈主雅士时时访问的场地,是北京西山的紧要隘舆和文化标记,是北京西平地区东谈主们特出鄙俚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脉。现时来到云居寺,不仅能体验到雕版印刷的身手,还能现场体验漆扇、制香、古琴、禅茶等传统文化步履。与非遗传承东谈主疏浚互动,躬行脱手体验非遗制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魔力。
云居寺所蕴含的丰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行或缺的紧要组成部分开云体育,其传承与发展关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蕃昌具有极为深切的真谛。探听团成员们进犯期许,能有更多的东谈主怜惜云居寺、走进云居寺,共同看护与传承这份珍稀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让先东谈主们陈旧的贤人在当代社会中振作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