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6月25日电 题:万里征途 骁雄魂归
新华社记者滕军伟、王志、田建川
从达累斯萨拉姆到广州,再到山东,历经14个小时飞行,高出万里征途,在坦桑尼亚救东谈主殉难的骁雄张军桥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皆鲁地面。
25日上昼10时25分,从广州开赴的CZ3199航班降落在青岛胶东外洋机场,张军桥的弟弟抱着骨灰盒,第一个走出飞机,骨灰盒上盖着中国医疗队队旗。张军桥的爱东谈主祝琴捧着张军桥的遗像,紧随自后。两东谈主热情悲悼。
机场稀客室里,张军桥的四名支属惊愕地恭候着。见到他们,张军桥弟弟克制已久的悲悼一忽儿爆发。支属们全部向前接住骨灰盒,留意翼翼地放在桌子上。
祝琴在姐姐的搀扶下坐在沙发上,一手扶着张军桥的遗像,另一只手一遍遍抚摸着像片上张军桥的脸。“我们回家了”,她喃喃自语,泪水不绝地流。
张军桥是潍坊昌乐东谈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麻醉科副主任医生。他主动请缨,于旧年1月赴坦桑尼亚实行援外医疗任务,殉难前任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布告。
6月15日,别称坦桑尼亚女性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溺水。眼见者向记者提供的像片判辨,张军桥在海中勇猛托举下跌水者,不顾本身安慰,对其施救。灾荒的是,在落水者获救上岸后,张军桥因膂力透支溺水,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8岁。
抓飞南航CZ3199航班的乘务长庄茜说:“临时接到任务,得知简略护送骁雄和他的家属回家时,我们领先感到的是漂泊,同期感到绝顶光荣。”为了抒发对尸骸的尊重,庄茜和公事舱乘务员,身着深蓝色的制服。
下飞机时,乘务东谈主员向后头的游客清楚:“我们有一位比拟特等的游客,我们需要斥地他先下飞机。”其他游客主动为骁雄让路了通谈,莫得东谈主喧哗,莫得东谈主拍照。现场庄重端庄。
10时40分足下,载着张军桥骨灰的中巴车驶出机场,开往潍坊市殡仪馆。他的亲戚、共事、一又友、学生,还有得到音讯的市民早早来到何处,欢迎骁雄回家。
“他时辰准备着匡助有需要的东谈主,他的车上随时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和急救药品,救死扶伤的劳动信念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他的共事王慧说。
“他是‘心跳举止’的发起者,已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在援外前签署了遗体捐献公约。”他的大学同学和共事姚福旺说。
“曾有这么一位纯正、好意思好的老诚,用他全部的生命律动,教训我们‘何为医者’。”他的学生李一宁说。
频年来,张军桥获取过“寰宇改善医疗办事先进典型个东谈主”、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山东好东谈主”、“感动潍坊”十大东谈主物等荣誉名称。
送别厅里,张军桥的骨灰被安放在中间的台子上,周围摆放吐花篮和花圈。前边摆放着张军桥的遗像,像片上,他身穿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笑脸真诚、温暖。
“军桥呀,我的儿呀,你能听见吗?”老母亲肝胆俱裂的哭喊声,撕扯着在场每一个东谈主的心。“白雪多情亦落泪,苍松无语同含悲”,墙上的挽联诉说着在场每一个东谈主的不舍。
国度卫健委、山东省卫健委、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病院以及潍坊市委市政府代表向张军桥遗像敬献花束,通盘东谈主员挨次向遗像三鞠躬。
24日,社交部发言东谈主郭嘉昆在汇报记者发问时默示,张军桥同道为施救当地行家果敢殉难,用生命践行中非友好相助精神,发达不畏重荷、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我们对张军桥同道的家属默示赤诚慰问,对援非医疗队失去一位优秀队员感到窘态。”
同日,潍坊市委政法委、市扶弱抑强基金会发布《对于表扬张军桥为“潍坊市扶弱抑强骁雄”的决定》。
“生命是我最敬重的,我要念念目标尽量赞成每一个生命”,这是张军桥生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完)